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从“健康细胞”走向健康中国——专访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
从“健康细胞”走向健康中国——专访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城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居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
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我国于2019年正式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如今,健康中国行动进展如何?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健康城市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和经验?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带着一系列问题,《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进行了专访。
《小康》·中国小康网:“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是一次健康,是生活方式的。”此前,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给出了这样的论断。请问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毛群安:说到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医疗,医疗问题需要医生、医院解决,但是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医疗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是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预防。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就是要在全民掀起一个“健康”。这个,大到政府、各行各业,小到每个人、每个家庭,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国家、行业、个人形成合力。
毛群安: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做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提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2019年7月,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保护重点人群,防控重大疾病,国务院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同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各有关部门,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突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多措并举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一是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教育、体育等部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我们建立健全会议调度、工作督办、监测考核、地方试点、典型案例培育推广等机制,实现省、市、县联动推进。
二是健康风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建立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围绕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科学健身、控烟限酒、心理健康、健康环境促进等,全方位控制影响健康的风险因素。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7.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
三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能力明显提升。围绕重点人群,健全完善健康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妇女儿童“两纲”、“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由2018年的53.6%下降至2021年的52.6%,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持续下降。
四是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以及各类重点传染病、地方病,持续强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遏制发病率上升趋势,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五是全民参与的氛围日益浓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新媒体传统媒体多种渠道,广泛深入普及健康知识。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专网建设,举办“健康中国 医者先行”、健康中国知行大赛、“健康达人”等活动。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正是公众的积极参与,为疫情防控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健康支撑。
毛群安:我们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以及疾病谱的变化。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我们都感受到,传统的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同时,重大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由慢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非常大。要有效地应对复杂的影响健康因素的挑战,不能仅仅依靠医疗卫生系统的单打独斗,必须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机制和政策保障。
《小康》·中国小康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健康城市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请问健康城市与卫生城市的区别是什么?
毛群安:卫生城市,简单地说,更偏重硬件建设,例如环境整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而健康城市是卫生城市的升级,更强调软件建设,例如人群健康、环境健康、健康文化等,这是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的区别。
毛群安: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爱卫会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近些年来,我们重点推进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健全政策体系。我们先后印发了健康企业、学校、社区等健康细胞和健康乡镇、健康县区建设的规范,打造了健康中国、健康城市、健康县区、健康乡镇、健康细胞这样一套全链条的建设体系,把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我们的城市县区一步步地落实落细。目前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格局。
二是积极探索适宜的模式。我们提出了“6+X”建设模式。“6”是指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工作机制、制定健康城市发展规划、开展“健康细胞”建设、推进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开展建设效果评价,“X”则是指推进特色建设,鼓励各个地方结合本地的实际探索适合本地的一些建设模式。
三是融合推动相关工作。为了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我们选择了28个城市,开展了健康城市建设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工作,将健康城市建设与妇幼健康促进、癌症防治行动相结合,探索条块结合、防治结合、群体个人结合的服务模式。同时,在健康城市建设中,推动开展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加强健康影响的各类风险隐患的源头发现和早期控制,促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四是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我们印发了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评价工作,推出了一批健康城市建设的样板城市,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工作开展。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各地健康城市的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稳步提升,人群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健康城市建设进入了快发展、显成效的重要时期。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直辖市的辖区总体优于地级市,东部地区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另一方面,各项指标的进展也不平衡,健康环境和健康服务领域一些指标的进展相对好一些,而健康社会以及健康文化领域相对薄弱,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小康》·中国小康网:健康细胞建设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具体体现,具体分为健康村、健康社区、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企业、健康家庭7个类别。接下来进一步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您有什么建议和看
毛群安:未来推进健康细胞建设,主要从两个维度发力。一是要继续在广度上发力。就是要扩大健康细胞建设的覆盖面,涌现更多的健康细胞样板,使健康村、健康社区、健康机关IM体育官网、健康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企业、健康家庭越来越多,形成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风尚,持续激发城市的健康活力,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这方面,各地已经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路径。未来应继续营造健康氛围,强化责任意识,凝聚社会合力,把健康细胞的建设推向更广。二是要在深度上下功夫。就是要抓住健康细胞建设的痛点、难点,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这两个着力点,丰富健康细胞建设的工作内涵。这方面需要继续提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通过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健全医保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三个路径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我们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健康细胞建设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