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知识
Fitness knowledge
分类>>IM体育官方网站「新手福利期」7问
IM体育官方网站「新手福利期」7问「无论以什么为目标而训练,相比老手,新手总是能以更快的速度进步」这个现象我们称之为新手效应。
以增肌增力为例,一个从未做过力量训练的男性,如果他开始进行正规力量训练,那么其获得5公斤肌肉所需的时间大概是半年。但对于一个已经正规训练了3年的人来说,这可能需要10年。
增肌和减脂同时发生。新手可以在减重的时候增加瘦体重,也可以在增重的时候减去脂肪,而除非用药或是停训很久后复训,否则这几乎不可能发生在老手身上。
同时获得多项身体素质的进步。举个例子,老手很难同时获得有氧和力量两项素质的提升,如果非要同时进行有氧和力量训练,they gain nothing,而新手gain both。
不需要专项训练。有些极度虚弱的新手,比如老人,他们甚至可以通过踩有氧单车提高卧推成绩,通过慢跑提高垂直弹跳。
新手能力有限,无法使用很大的强度进行训练,因此每次训练给身体造成的疲劳很小。造成的疲劳小,从中恢复过来所需的时间自然短。恢复所需的时间短,新手就能以更高的频次进行训练/渐进超负荷,所以他们的进步快。
马克瑞比托在他所著的力量训练灰皮书(PPST)里的描述,新手往往只需要48小时就能彻底从上一次的训练中恢复过来(当然,这也和他给的训练量比较小有关系)。而随着训练水平的提升,所使用的重量越来越大,从一次训练中恢复所需的时间可能变成一周,甚至一个月。
举个例子,一个体重70公斤的训练者进行深蹲训练,当他还是个新手时,完成了50公斤的深蹲后,只需要48小时他就能深蹲52.5公斤,2.5公斤的进步只需要48小时;而当他变成高手,完成了一次200公斤的深蹲之后,他可能需要2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好并挑战202.5公斤,2.5公斤进步的发生变成了2个月。
福利期存在的本质是因为新手可以快速恢复,然后进入下一次更高强度的训练。换句话讲,之所以新手涨的快,那纯粹是因为新手单位时间内产生渐进超负荷的频次要比老手高(again,增肌增力的关键在于渐进超负荷)。
因为他们太弱鸡了,即便是踩单车带来的压力也足以让他们渐进超负荷了。但你要知道,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极度弱鸡的新手上,普通身体素质的新手不会出现这种事。另外即便是弱鸡,这种踩单车增肌的现象也只会持续很短一段时间,因为弱鸡新手总会变成普通新手。
有些人进入健身房10年,但如果只做有氧,那么对于力量训练来说他仍是新手;有些人举铁10年,可如果方法不对,一直没什么进步,10年前深蹲50公斤,10年后深蹲55公斤,那么他还是新手。
一个基因最多允许其深蹲100公斤的人,那么他蹲到90公斤(90%的开发百分比)就算是老手了。而一个基因允许蹲400公斤的人,即便他深蹲200公斤(50%开发百分比),绝对成绩是前者的两倍,他也仍是个新手。
新手和老手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你很难用一个固定的训练节点来区分新手和老手。在你深蹲150公斤的时候,只能深蹲75公斤的你是新手。而当你深蹲250公斤,深蹲150公斤的你又变成了新手。
不过,虽说新老是相对概念,但仍有一些很聪明的教练试图用绝对的标准来定义和区分新老手。比如在力量训练灰皮书里,马克瑞比托把新手定义成「能在两次连续的训练中恢复过来并取得进步」的训练者。
举个例子,你上次深蹲50公斤3组5次,如果你能做到下次深蹲52.5公斤3组5次,再下次深蹲55公斤3组5次......只要你能一直从每次的训练中快速恢复过来,并能在下次训练里直接使用更大重量、保持力量的线性增长,那么你就是新手。
而一旦训练重量大到一定程度,恢复所需的时间变长、无法再保持力量的线性进步、必须要通过几次减重训练才能进步,那么在老马的定义下,你就不再是新手了,也就不再享受新手福利。
再提一遍,新手存在福利期的本质是因为恢复快/能更高频地进行渐进超负荷,所以新手时期的计划要利用这一点:尽可能争取每一次训练都增加负荷。
新手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复杂的周期计划,每次都加重的线性计划此时能产生最好的效果;新手要避免使用包含1RM测试的计划,新手每次训练之后1RM都会提升,此时测试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避免误解,我这里必须要提一句,当我说新手要争取每次都增加一点负重时,我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姿势标准、恢复充分,并不是让你无脑冲重量。换句话讲,如果你的动作还没学好,别加重量;如果你的饮食和睡眠做得很烂,别加重量。
另外每次增加的负荷量,它必须根据训练者的情况而定,不能无脑加。体重50公斤的女性和体重100公斤的男性,他们完成一次深蹲训练后的力量增幅很明显是不一样的,男性下次可能可以加2.5公斤,而女性可能只有1公斤IM体育官方。
假设你的基因极限是深蹲300公斤,我们把深蹲150公斤前的你定义为新手,请问「花半年时间蹲到150公斤」和「花1年时间蹲到150公斤」,哪个更好?新手福利期走太快会不会不好?
这个问题就好像「花半年时间赚到100万和花一年时间赚到100万,哪个更好一样?」,答案当然是前者,越短越好。
A计划如果能用更短的时间达到和B计划一样的效果,并且没有任何负面影响,那么A计划就比B计划好,就应该使用它。
当然,那些为了装逼,无视运动员动作质量强行加重,最后打肿脸充胖子蹲出一个歪歪扭扭150公斤的计划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问题1:我开始力量训练已经2年了,可是我的力量一年都没怎么增长,并没有出现新手福利现象,是我错过新手福利期了吗?如果是,可以补救吗?
这种情况下,其实训练者并没有错过新手福利期。之所以这个训练者作为新手训练却没有出现新手福利期的现象,大概率是因为她使用了错误的计划/动作/饮食,只要调整好这些因素,新手福利现象就会出现。
问题2:一对孪生兄弟一起开始力量训练,假设他们的基因极限是深蹲300公斤,150公斤前我们定义为新手。他们用了不同的计划,A兄弟只花了半年就蹲到150公斤,而B则整整花了2年。相比于A,B似乎错过了新手福利期,请问可以补救吗?
如前文所讲,新手福利的本质是「恢复所需的时间短,可以进行更高频次的渐进超负荷」。而训练者能否享受到这个福利,这完全取决于他使用的训练计划有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举个例子,明明你的恢复能力可以让你一周加1次重量,可你非要4周加一次,那么你就会花费3周时间,自然享受不到所谓的福利。
问题中的兄弟B之所进步慢,大概率就是因为相比于A使用的计划,B使用了没有充分利用福利本质的计划。遗憾的是,虽然B没有享受到新手福利,但因为他已经不再是新手了,所以自然也就无法补救。